如何品JBO竞博茶?
发布时间:2022-11-09 22:10:49

  有知友说喝茶好麻烦。其实喝茶你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心情爽就好。。没人说一定要像这样。。这里说的是品茶不是喝茶~

  这里分享的是闽南这里爱茶爱到极致的人各种讲究之后的品茶方法。。。地道专业的品茶专家。。要分选茶叶反复折腾茶。各种浸泡,和强调水质。。。

  铁观音很傲娇~好的铁观音,如果没有好的泡茶技术,则没法把茶本身的韵味很好的展现。茶技本人一直在反复演练并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中。。。

  用来泡茶最好的水是山泉水,次之矿泉水,再次之纯净水,再再次之自来水。。无下限。。。

  水一定要是刚沸腾。 沸腾的水主要是为了让茶叶在水中快速展开,让茶韵味短时间内均匀溶解水里。

  此时将袋装的铁观音放入茶具中,开水高位冲入茶具,将浮于水面的泡沫抹开,滤去第一遍的茶水;

  盖上茶盖,静置10秒有余。将茶水倒入茶海中,第一泡的铁观音非常好喝~第二泡的铁观音茶叶展开,茶的韵味则充分展开。

  将茶水倒入茶海,主要目的是确保茶水浓度均匀。设定好的茶水一般刚好够四小杯量。

  给人倒茶的时候,茶杯七八分满即可。因为茶水几乎也是沸水的温度,太满容易烫到人。

  高品质的铁观音(市面价格一般到了每斤1000元以上,一般的饮茶爱好者已经分不清茶的更高等级了。。)一包最多冲泡5遍则要换新的一包哦~ 执意继续冲泡你会发现,没有多少茶香,茶的味道也不如前五泡那么好。

  长时间的饮茶,例如和朋友长聊一下午,只喝茶是很伤胃的。很容易茶醉,也就是茶多酚的关系。必须要配一些小点。饼干糖果神马的。可以中和。去甜腻也使得茶更香。

  铁观音切忌不要冲泡大杯。。至少在闽南地区不要这么干。。会被人嘲笑的==。

  2010年至2011年,武夷山的岩茶、大红袍,金骏眉等岩茶熟茶,还有正山小种等红茶在闽南地区红红火火了一阵子。以至于每到客户那里,大家都在引用此类茶。在此列,个人偏爱岩茶中的水仙。因为水仙比和它同属的岩茶要香~

  岩茶和铁观音同属乌龙茶。水仙品茶方式以及泡茶方式与铁观音类同。本姑娘就不一一细说。参考铁观音。

  大红袍、小红袍、金骏眉、银骏眉、铜骏眉~尼玛这些货你能喝道的都是真正的茶树的嫁接后代。母体的茶叶真货都是上供的。。市面根本不可能看到。姑娘在茶叶供货商呆过一段时间,此情报绝对可靠。

  泡这些熟茶关键就是不能过久浸泡,时间久口感必苦无比,没有神马回甘回味的好感。

  正山小种饮用,建议女士的饮用该方法,茶具建议用飘逸杯或类似的茶具冲泡,(不明白飘逸杯是神马玩意儿,建议百度谷歌图片)建议小红袍混搭搭菊花干片加参片。据说有利于女孩子养颜哦~~

  岩茶和红茶此类茶的好处是耐浸泡,可长喝,可大杯冲泡,可用功夫茶泡饮,因熟茶,茶多酚充分氧化,因此熟茶不伤胃。为防茶醉,同等建议搭配甜食。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大部分时间对着电脑干活,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喝功夫茶,所以工作茶我选择一种养生茶和江西一带的绿茶。其实就是可以大杯冲泡啦~

  绿茶最喜碧螺春和杭州一带的绿茶。品种很多。排毒利尿,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轻度发酵。

  JBO竞博

  我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大家的回答都很专业,不过我觉得题主应该是刚喝茶不久,或者还没开始怎么喝茶的人,急需解决的是入门问题,大家回答的都太高深啦。

  想要学品茶首先要有利器,茶圈也有语,器为茶之父,所以你首先要有一套茶具,个人建议可以先从盖碗买起,绿茶可以用玻璃杯泡,其他的,红茶,乌龙,白茶,普洱等都可以用盖碗冲泡,所以一个盖碗是学品茶所必需的。

  刚开始大家可能对盖碗的釉下彩,釉上彩什么的分不太清楚,以及害怕重金属超标什么的,那就买纯白瓷盖碗好了,个人也十分喜欢白瓷盖碗,简洁大方,干净好用。而且价格也比较亲民。(某宝找的盖碗)

  另外提一句,在器为茶之父的后面一句话是:水为茶之母,所以泡茶时最好选用纯净水,水管里的自来水的话,最好过滤一下,当然如果你家旁边有泉水,那就当我没说~

  品茶时用盖碗泡好后,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分入品茗杯中,这时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品字分三口,所以品茗杯中的茶最好三口再喝完。喝茶时不要急,将茶在口腔中停留一会,感受一下口腔里的感受,舌尖对甜敏感,舌尖周边感咸.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的感受性最强。当然这也会因人而异,我感觉酸主要在舌根后侧,而大王主要在舌根以及口腔两侧感觉到酸,所以,你认真感受就好了。

  香气的话,以乌龙茶的香气最好,种类最多,有各种花香和果香,可以根据大家生活中接触到的香气,去分辨这款茶含有什么香。

  在闻香这件事情上,我们旁边的酒品部同事,给我们推荐了他们品酒用的酒鼻子,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感觉茶叶也应该搞一个茶鼻子!

  另外题主所说的赏其舞,那是说用玻璃杯泡茶可以欣赏茶叶在玻璃杯中的起伏。这个倒是的确挺好看的,看着茶叶起起落落~挺美

  其实,所谓的品茶,只是让你清闲的时候放松身心,或者在忙碌时候能偷得片刻闲暇休息一下,所以,困了,累了喝杯茶吧。

  一般1:20左右为宜,即1克干茶20ML水,比如常用120ML的盖碗6-8克干茶即可。无论用壶还是用盖碗,水要冲满,利于保持水温且宜于刮茶沫,水要高冲,即常言的“悬壶高冲”,以促茶叶松动出味。

  浸泡时间的长短,因茶而异。精茶,火功高者,一般只要3-5秒左右,火功低者可略长。二三泡后可视个人可味轻重依次延长浸泡时间。此外,可根据品种、条索粗细、口味浓淡灵活掌握。

  分别是干茶茶色,褐绿带宝色,佳者有褐、绿、红的三节色,精者深褐油润;茶汤色,橙黄或金黄,火功高或老茶者色略深至橙红等;叶底色,软绿带红边或红点。

  闻干茶香,闻气香,闻汤水香,闻品饮后的杯底香,闻冷汤冷叶底香。优质茶的香气一般锐者需浓长,幽者需清远,有芳香馥郁气的天然香,香气持久而纯则佳。

  水仙--兰花香;肉桂--桂皮香;乌龙--水蜜桃香;佛水--雪梨香;奇兰--杏仁香;水金龟--腊梅香;铁罗汉--中药味。

  武夷岩茶“重在吃水”,因此要细心感悟其滋味,端起品杯之时,先观其色,再闻其香,再品其味。老茶客品饮技巧多是茶水入口后,翘起舌尖,向口中吸气,使茶汤转动、充盈整个口腔,此为“啜”,意在感觉茶水有无苦涩、苦涩面大小和苦涩程序轻重,是否醇厚甘活。然后徐徐咽入喉,再体味是否顺滑润畅、清冽甘甜活。 品饮武夷岩茶,最忌粗心大意、三心二意。茶是品出来的,优劣是比出来的。除用心品啜之外,可将同一种茶常进行对比品饮,也可以不同种茶进行对比品饮。这样既能分辨同种茶的优异,又能品味出不同茶的不同风格,以增进品饮记忆,茶百科每天都会喝不少茶,并且养成习惯做品茶日记。

  按茶叶专家詹梓金及吴文南等人的说法,熟香乌龙茶无需洗茶,洗茶之意指茶不卫生。其实,武夷岩茶炒时锅温达200度以上,焙时也超100度,且足火、炖火都要好多个小时,又要经风选扬筛等,不卫生的情况很少,几乎不存在。有时为了使茶尽快出味,以便品饮,可将茶用开水稍浸一下,即可去水,此我们常称之为“温茶”或“润茶”。

  友们会常参与茶会等,听到泡茶人会说“一道汤,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这类说法是有此欠妥的。武夷岩茶以茶水厚重为主,第一道会浸出内含物30%左右,只是第一二道咖啡碱、多酚类物质含量大,略有苦涩。好的岩茶至少可泡七八道,甚至十多道,茶百科本人还时常会在冬日里把泡多道后的岩茶一起再煮上一会品饮。精华何止三四道呢?

  公道杯多是为了中和茶汤,便于分茶。至于闻香杯以嗅茶香。这两个茶具,如果泡岩茶掌握熟练,完全可以省略,也建议省略。岩茶水厚香长,品饮宜要有适当的汤温,直接通过“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来均分各杯茶汤即可了。品饮闻香通过品杯即可,品过后闻杯底冷香,此亦不会因通过公道杯再分汤而太过降低茶汤温度及香气。也化繁就简,不失茶人色。有友问,可能会有茶渣或小叶片影响汤美感,这些需要泡茶人出汤心静,所谓心静汤清。入茶时心静,把碎茶末过掉,出汤时心静气缓,都可以减少这种情况。

  梁晚年因病奏请开缺调理,曾几度前往武夷山游。一次夜宿天游观,与静参羽士谈茶事。 静参把武夷岩茶分为四等。

  这种递进式的评第是符合规律的,被茶人奉为经典。而今却很多人把它写成“活甘清香”,意是“活”最为优异,凡此“等而下之”评茶,不符合审评、鉴赏武夷岩茶的程序。

  品茶的重点在于“品”字,简单来说就是鉴赏能力,而鉴赏能力其实就是一种审美的过程,需要同时拥有发现美、优点、魅力和揭发恶、缺点和丑陋两方面的能力。品茶也是一样,在于用自己的目光来鉴赏这一款茶的好坏。

  品茶不等于茶叶审评,品茶对于茶叶冲泡的规则更加宽松或者偏向个人化,自己怎么泡都行;而茶叶审评具有一定的严肃性、程序性和专业性。所以,我们在日常喝茶的时候都可以随即进行茶叶鉴赏(“品茶”),而不需要像茶叶审评那么“循规蹈矩”,这也是使品茶带有更多的趣味性和可玩性。

  在宋代的斗茶中,茶人以茶沫的色泽、水痕和茶味为评判标准,这其实并不算非常严格,我认为是具有一定程序性的品茶过程,同时以输赢使品茶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大家也会积极参与进来。随着斗茶之风的盛行,品茶的“境界”更进一步,开始上升到更具有艺术性的高度,如在茶沫中写字作画,称之为茶百戏、分茶术、或者水丹青等等,都是古人在喝茶活动过程发展出来的,可见品茶的魅力之大。

  那放在现代,人们喝茶已经不像宋人那样以点茶的方式饮用了,而是采用瀹茶法。瀹茶,即直接用叶茶在水中浸渍、冲泡方式。现代人饮茶会更注重茶叶本身,而非其他“外力”,例如不像唐朝喝茶需要加盐加葱花,也不像宋朝喝茶需要击拂茶粉形成茶沫,而是追求茶汤本来的样貌,即茶叶的干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总的来说就是茶叶的色、香、味、形。那具体要看哪些内容呢?可以细分为如下五点:

  茶叶由于不同的加工工艺,会产生不同的造型。例如西湖龙井是扁形茶,碧螺春是卷曲形茶,铁观音是颗粒形茶等等。茶叶的外形就是茶叶的外貌,就像人的外貌一样有美丑之分,茶叶外形也是。茶叶好不好看是人们看了一眼之后有没有想买的冲动来源。当然,茶叶外形不仅要看造型如何、好不好看,还要看它的色泽和光泽、以及它的嫩度如何、是否匀整以及洁净。用人来类比就是:

  外形:人的高矮肥瘦,美丑;色泽与光泽:人的精气神,即状态;嫩度:人的年纪;匀整度:是否身体残缺;净度:衣着是否得体、爱不爱干净

  如题主所说的“赏其舞”,一般是指名优绿茶在冲泡过程中,茶叶自然舒展的姿态具有艺术性,可以进行观赏,而茶叶在冲泡过程中的舒展、沉浮就是所说的“茶舞”。例如君山银针的“三起三落”,还有一些细嫩的绿茶在水中“苏醒”舒展呈花朵状,赏心悦目。

  汤色就是一杯茶水的颜色,可以从茶汤的颜色、清澈度和明亮度来进行鉴赏。例如绿茶的汤色绝对不会是红色的,红茶的汤色也绝对不会是绿茶的。汤色的颜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茶叶的发酵程度,发酵越重的茶,颜色往往由绿转黄,变橙、红、褐、暗,不断变深。而汤色往往是最迷惑人的,因为茶汤的颜色往往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特别在一些固定的灯光环境氛围下,茶汤折射出来的光泽往往令人向往,但是好看的汤色未必就好喝,比如人的外表,未必好看就有内涵。想真正了解一款茶叶,还需要再深入、再深入到它的香气和滋味里面。

  香气最能令人记忆深刻,但是又最难以让人描述出来。例如什么是苦杏仁香?有些人接触过杏仁,可能就能体会到,但是有些人并不了解,所以闻出来的香气也不知道怎么去描述出来,而接触过的人描述出来的香气类型也会让没接触过的人费解。进一步来说,当你知道具体的某一款茶、固定的茶,具有哪些独特的香型,那可以说你对这款茶已经有半分的了解。把那款茶当作人,那你已经算是它的半个知心朋友,只有你可以猜中它,而其他人不可以。

  回归正题,茶叶的香气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多种香气物质复合在一起的,但是固定的茶叶有自己独特的香气类型。例如不同人闻同一款铁观音的时候,有些人认为它带有淡淡的花香,像茉莉花香;而有些人则认为它带的是像绿茶的清香,甚至还有明显的青草气,不好闻。其实每个人对香气的感知和理解都不一样,这可能与每个人的喜好和生活阅历差异造成的,因此在香气类型上难以达成高度统一的意见。

  但是香气也有评判的标准。我们可以通过香气的浓度高低、香气是否纯正没有异杂气以及香气是否持久来进行评判这款茶的香气品质。所以我们通常热嗅闻香气高低与纯度、温嗅闻香气判断香气的主要类型、冷嗅闻香气的持久性。

  除了香气,滋味是茶叶品质最重要的鉴赏项目,茶叶作为一种饮品,首先得好喝,这是茶叶品质的核心,也是茶叶消费者的核心利益。一款茶即使长得不好看,但是只有好喝,始终会有回头客。而了解滋味,就等于基本上了解这款茶的九分,剩下的一分靠自己在品茶中慢慢领悟。滋味就像一个人的内涵,不管外表怎么样,关键看心、看德行,茶叶的滋味便是如此。

  我们可以从茶汤滋味的浓度、味觉、纯度以及入口后后续的各种变化来进行品鉴。滋味的浓度有浓、厚、醇、和、平。这些词语可以组合使用来表达茶汤的浓度高低。例如滋味非常浓度,可以用浓厚、浓醇来表述;而滋味很淡的,可以用醇和、平和来表述。

  还有容易搞混的是对于味觉的表述。中国人自古以来“酸甜苦辛咸”叫惯了,以为这是人的主要五种味觉,但并不是。辛、辣、麻都不属于味觉,而是属于痛觉。我们感觉到辣的时候,是嘴里发出“痛”的信号,而不是真正由味觉细胞所感受产生的。主要的五味其实是指“酸甜苦鲜咸”,鲜味是一种味觉,但是人对鲜味并没有很深刻的记忆,但是其实我们日常都能接触到,例如喝汤、吃海鲜等等,都会有鲜味。

  当然,我们在品茶的时候,也会加上一定的感受来描述滋味。例如辛辣感、回甘强弱、是否顺滑、有没有锁喉等词语来对茶叶的滋味进行更细致的描述,这是可取的,但是前提是不要臆想,要真真切切发生了的事实。

  叶底与外形有些类似,是在品饮结束之后,通过看茶渣的状态来判断茶叶的品质,主要判断叶底的原料嫩度、色泽、完整度和洁净度来进行判断。茶叶在充分吸收水分之后,会展现出在加工过程的状态,这时候对叶底进行抽丝剥茧,会发现工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更好改进工艺。

  例如,在叶底中有明显的焦片,那可能是在炒青或者干燥过程中温度太高使茶叶变焦了。我们也可以用手去触摸叶底,看看原料柔软与否,原料柔软证明持嫩性好,嫩度较高;或者也可以通过观察每个芽叶的形态,数一下到底是一芽二叶还是一芽三叶,这也是判断嫩度的一种方法。叶底的色泽和完整度也能反映工艺上的一些问题,具体就不多说了,有茶叶加工的人可以来科普一下,或者茶叶加工有问题的人也可以进一步咨询我。最后是洁净度,一些非茶的杂质往往在干茶里面难以辨别,但是在叶底舒展开来之后就比较容易发现了,例如可能隐藏在茶叶条索里面的头发丝或者沙砾,这是茶叶品质最大的禁忌之处——非茶类的杂质。一旦发现,整个人都不好了,就像你吃苹果的时候,突然发现里面有虫子,就是那种膈应。在茶叶审评中,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基本上就是最差的了。总结来说就是——可以不好喝,但是卫生一定要有。

  以上就是品茶的一些方法,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看看以下的文章,熟悉一下如何品茶:

  新人喝茶,有哪些茶好喝且性价比高,以好喝为主,其次追求性价比,求大神们推荐推荐?

  不同的茶叶品鉴方法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一般来说可以将茶叶品鉴方法归纳为六个要素——即品茗六要。

  品茶有别于饮茶,饮茶只要健康卫生就好了,而品茶是饮茶的艺术升华,要有所讲究。品茶首选品质上好的茶叶,这是因为上好的茶叶茶韵特征明显,口感纯正,含正物质高,不但能强身益智,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还有能使品茶者茶道精进。

  目前,我国茶叶按制作工艺和成色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青茶等六大类。在广东人们又把茶分为发酵与不发酵两种,其中不发酵的称为生茶,如绿茶、白茶等;发酵的称为熟茶,如黑茶、青茶、红茶等。

  在品茶过程中,如何择茶冲饮,应注意方法。比如,品鉴绿茶讲究赏形、赏色、闻香,因此品鉴绿茶首选透明玻璃杯,水温要求85°左右;过去,红茶、黑茶是煮饮的,现在冲泡居多。由于红茶、黑茶发酵温度较高,品茶过程中最好加盖焖一下。

  我们现在品茶一般用泡饮法,顾名思义,泡就是浸泡的意思,当然还有煮饮法;此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当地人将葱、芝麻、花生加入茶中,或煮、或泡,这叫擂茶,这种品饮方式也叫擂饮;而乌龙茶的品饮方式被称为瀹饮,它传承了唐宋时期文士茶的一些讲究,要求饮茶用具齐备,水是一道一道茶是一泡一泡,以头三泡为主,主要是闻香品水,当然还有外形、汤色、叶底。

  如果你对茶有兴趣,想了解更多茶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来找我,我们以茶会友,互相交流交流,点击下面的卡片就可以添加我微信。

  水为茶之母,茶靠水来发。陆羽在《茶经》里也提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取得山泉来沏茶固然是好的,但良泉难得,也没有必要过于讲究。一般来说,瓶装净水基本上也能达到沏茶用水的要求。

  沏茶用水贵新、贵活,活水要靠活火烹,最好能现烧现泡。这是因为水从汲取到冲泡茶叶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若搁置太久,水里的活性分子流失,即便是优质的山泉水搁置了十天半个月,用来沏茶也是不理想的。此外,沏茶时,不同的茶对水温的高低也有要求,一般来说,绿茶、白茶用85°的水冲泡也就够了,而红茶则要求水温95°左右。

  武夷岩茶由于做青用火的温度和发酵温度都比较高,在这种高温下形成的有益物质也必须在高温下才能溶解、挥发,冷却后不易消释,还会伤害脾胃,只有热饮人体才能将这些有益物质吸收,因此古人说品饮武夷岩茶要趁热泡饮这是有道理的。

  我国地大物博,就沏茶用水来说,南北水质不同,东西也有差异,不同地区的水拿来沏茶表现出的效果通常大相径庭。古人对沏茶用水非常讲究,有“本山茶泡本山水,盖水土相宜也”的说法。

  就拿冲泡武夷岩茶来说,武夷山景区内的水质胜过景区外,这是因为景区内呈红色沙砾岩地貌,用这样的水沏茶岩韵更加明显;黄柏溪、崇阳溪、梅溪的水胜过九曲溪,因为九曲溪上游毛竹丛生,水里含碱度高,用来沏茶,岩韵相对逊色。

  黄山呈花岗岩地貌,水质偏硬,不够柔和,用黄山的水冲泡武夷岩茶虽香气变化不大,但岩韵缺少甘软之感;张家界呈页岩地貌,用张家界的水来泡武夷岩茶,香气滋味尚可,但醇厚感不足;不过也有特例,以漳州云霄的水为例,因云霄也呈红色沙砾岩地貌,故其水冲泡武夷岩茶岩韵大好。

  古人云: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套制作精良材质优异的茶具,不但能方便品茗,还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目前全国各地的茶庄普遍使用功夫茶茶具品饮茶叶,而实际上根据茶叶品种不同,选择的茶具也应有所不同。随着时代进步,现在的茶具品种愈发多样化,单是一套功夫茶具,就包含了随手泡、茶盘(亦称茶海)、茶匙、茶通、茶漏、茶道、紫砂壶、盖碗、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茶桶等诸多器具。

  在古代,相比于文房四宝,品茶用具也有茶房四宝的说法。茶房四宝即潮汕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对于茶具,连横先生在《茗谈》中也有提到:“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明代以前,文人高士品茶时一般采用煮饮法,其品茶工具与现代人相比亦有区别。对此,范仲淹在《斗茶歌》写到:“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准备一套好的茶具对品茶活动的影响极大,古今皆是如此。

  饮酒有酒友,品茶有茶友,邀三两茶友一同品茶,不仅能相互切磋,提升彼此的茶道造诣,也可相互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以茶会友,是中国茶道精神的体现。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以茶结缘的挚友,他们之间的事迹至今令人神往!陆羽与茶僧皎然 “缁素忘年之交”40多年,他们的友情达到了生相知、死相随,生死不谕的超然境界。范仲淹与章岷在一次斗茶中,章岷先作《斗茶歌》,范仲淹随即唱和,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茶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茶痴”卢仝品尝友人孟简所赠新茶后,即兴创作了《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名《七碗茶歌》)。

  茶道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人道,若无人的作用,茶与其他植物毫无分别。正是人类将感情赋予了茶,借助品茶、饮茶、用茶等活动,探索茶叶生长规律,使茶道得以形成,璀璨的茶文化薪火相传,才有了茶和天下,因此,茶的本质是和,是人和人、人与物的交流、验证。

  在此,我欢迎各位茶友来一起交流茶道,相互学习验证中国茶道的文化与精神,点击下面卡片添加微信,认识广大茶友一起交流。

  品茶讲究非时勿品,非时勿用。一般来说,晨起、睡前,餐前、餐后半小时内不宜品茶。这是因为晨起、睡前人体的血糖低,而茶碱又有提神的作用,此时若大量摄入浓茶易造成茶醉、伤胃。当然,不品不代表不饮,早晨起床喝些淡茶,补充睡眠时失去的水分,比单纯喝开水要好,不过茶汤一定不可过浓,还有别忘了吃些早餐。

  茶要品饮有度,品饮有时,忙时不品,闲时品。与之相比,饮茶则可随时进行,感到口渴就可以了。

  有人说茶能解酒,这其实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茶虽然可以醒酒,但不能解酒,饮茶醒酒的情况也因人而异,当人体摄入的酒精适量时,茶里的多酚物质与醇类物质起反应,可以减缓酒精对人体的刺激和伤害,达到醒酒的功效。

  心境、环境是品茶的重要因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不宜品茶,因为茶可陶冶人的性情,调整人的心态,有平抑情绪之功效。袁枚曾说:“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可见,茶能释躁平矜、怡情乐性,烦恼忧愁时应多品茶。

  环境也对品茶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到茶馆、茶庄品茶,由于目的单一,放下心事,所闻所见无一不与茶有关,自然别有一番味道。拿一泡好茶在家品饮,若是家事琐碎,时常会扰,自然达不到品茶目的。

  清风明月,阳台之上,对于品茶来说是美景。闲暇时候,邀三五友人携带茶具,取山中泉水,品茗于野外,不仅能令人身心放松,而且还能使人心态趋向平和,疲劳得到恢复。

  健康是品茶的第一目的,茶里的碱类物质、茶多酚、微量元素及矿物质作用于人体后,潜移默化地改善我们的饮食习惯,使人的脾气得以抒发,性情更加开朗,教会我们懂得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这就是茶道的精髓!